信用卡“卡奴”之路由好奇走向依赖? - 卡神记

信用卡“卡奴”之路由好奇走向依赖?

卡奴有很多种,但李兰似乎是最惨的一个:5张信用卡用了两年多时间,房子卖了,信用卡却还在透支。

她现在追悔莫及:“我特别想通过报社跟我老公说声对不起,如果不是我冲动消费,我们还能住在自己的小窝里。”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除大连外)的新增信用卡数量为1372680张,累计信用卡量达到6000463张。

李兰的教训,让我们为当下急剧扩张的信用卡持卡人群感到担心:还有多少人在为卡奴生活而苦恼、痛苦?

李兰来自沈阳一个普通家庭,丈夫做过电焊工,月收入1500元左右,最近几年她一直在家照看孩子,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李兰的卡奴生活源自2007年夏天一次逛超市经历。当时,一家银行正在某超市做信用卡促销,出于好奇,李兰和爱人张育林办理了一张信用卡,透支额度3000元。

办了首张卡支出翻一番

有了信用卡,感觉自己的消费就像失去了顾虑

其后的生活证明,这张小小的信用卡给李兰的家庭带来的不仅是消费的便利,更是对消费习惯的颠覆。

李兰说,因为收入并不高,他们夫妻俩过日子原来都是算计着花,而且花钱很少。但有了信用卡之后,李兰直言“感觉自己的消费就像失去了顾虑”,她觉得买东西不仅方便了,而且就像不花自己的钱一样。

最明显的对比是,李兰家庭月支出原来在800 ̄900元,办了信用卡之后,家庭月支出达到了2000元。

李兰说,即使这样,她对于信用卡的依赖只是消费习惯的改变,从现金支付到刷卡,她消费项目变化并不大,“我办信用卡去得最多的就是家附近的超市”。李兰用信用卡买过的最大件商品就是家里那台电瓶车,不到2000块钱。

一张变五张好奇变依赖

我总感觉,凭这么多张卡,一点点地来回周转,不会出现问题

如果只是这一张卡,恐怕李兰和爱人的家庭财务危机不会这么深。在第一张信用卡用了两个多月之后,李兰有点“上瘾”,其后李兰用爱人的名办了第二张、第三张......直到第五张信用卡。

从办第二张信用卡开始,李兰说她和爱人的办卡心态已然发生变化:第一次办卡是听人家促销被动办的,第二张卡是跑去银行主动办的。而实际上,从被动转为主动的办卡心态背后,是这个家庭对信用卡消费的自控力失效。

李兰回忆,最开始的时候,她和爱人还能按照每个月的最低还款额还款--因为收入没那么高、手头资金紧张,从来没有全额按期还款。其间,有一张信用卡所属银行还曾经提高过授信额度,从最初的6000提高到8000元。

对于信用卡的依赖,使得李兰夫妻俩的信用卡使用开始“走偏”。有了五张信用卡之后,因为还款日子不同,夫妻俩开始尝到了信用卡提现的甜头。

李兰并不否认,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消费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她家里的很多日常超额开支,同样依赖于信用卡的提取现金功能来应付。“当时也想到了有较高的利息,但就是控制不住了,而且我总感觉,凭这么多张卡,一点点地来回周转,不会出现问题,我们能够周转得开。”李兰说。

卖房仍负债影响一个家

已经有一家银行要起诉我,我和老公一听见电话响,就觉得心慌

虽然消费额度都不算大,但是一点点的还款额和利息累计至今,李兰称五张信用卡欠款额总计近3万元。

偏偏“祸不单行”,受金融危机影响,张育林所在单位效益下滑,2008年下半年,李兰说她实在无力偿还接踵而至的信用卡账单,走投无路之下,她想到了变卖房产。

更没有想到的是,“我家的房子是使用权,为了变更为自有产权,亲戚帮忙借了8万元的民间贷款,办理手续过程中每个月还要偿还3200元左右的利息。”李兰说。

不顺利的事情伴随着房子产权变更开始,为了缓解经济上的紧张,李兰和爱人开过小饭馆,但干了没多长时间,赔了一万多块钱。其间她孩子还煤气中毒,给孩子看病又花了不少钱。

最终下来,房子卖得的15万多元,除去还民间贷款的本金利息、给孩子看病、堵做生意赔钱的窟窿,再加上维持基本的生活,李兰说她到现在信用卡还是处在透支状态中,无力偿还。

“现在已经有一家银行要起诉我,我和老公一听见电话响,就觉得心慌。”李兰坦言,为自己的冲动消费已经感到追悔莫及,“我也想提醒更多的人,办信用卡容易,消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偿还能力。”

调查持多张信用卡者近三成

本报记者昨日通过现场、网络对60位市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逾四成的持卡者有逾期不还的记录。

没有信用卡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还不到两成(18.3%)。

在持有信用卡的被调查者中,有73.3%拥有1张,拥有2 ̄4张的达到15%;4张以上的占11.7%,这相当于近三成被调查者持有多张信用卡。

在办理信用卡初衷方面,48.3%的人选择“资金周转方便,主动办理”。一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办理信用卡是出于无奈,“有的时候是出于朋友关系,不好意思不办。”市民聂先生说。

聂先生坦言,在使用信用卡之后,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消费。

在回答“你是否有过信用卡逾期不还记录”时,5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31.7%的被调查者称“有,但额度不大”,回答“有,而且额度比较大”的比例占到了13.3%。

专家“卡奴”也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卡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是一种“流行病”。持卡者往往高估自身收入水平、对自身消费能力控制不当,而陷入恶性、依赖性的消费习惯。

卡奴现象还显示出另一个社会性问题,那就是社会诚信系统的建立还不够普及和牢固,虽然现在银行间也有征信系统,但是一个更有效的诚信系统应该建立在一个更基本、全面的层面之上,而不只是在金融系统内建立。

而银行出于商业经营的需要,在发卡的同时虽然也进行了相应的科学使用提醒,但这种提醒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是所有持卡人都能有科学使用信用卡的自控力,从而给银行自身也带来了风险。

因此,要减少信用卡“黑名单”数量,并不只是持卡者、银行的问题,而是需要在整个社会建立起诚信系统,让更多的人有诚信的约束力和对自身的控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