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显示: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 - 卡神记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显示: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

  7月8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内地省份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

  报告介绍了2021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的特点。


  经济运行方面,报告显示,2021年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7.3个百分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2%、16.0%和16.8%。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餐饮消费加快恢复。其中,中部地区消费市场快速恢复,消费增速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1%,占比提升至30.2%。


  金融运行方面,报告指出,2021年信贷结构稳步优化,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金融资源向制造业、乡村振兴和绿色领域聚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2.8%。东部地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绿色贷款增速均高于全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涉农贷款增速比上年末分别高0.1个、0.8个和3.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去年持续深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2021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0.69个百分点,是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2021年12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46%、4.82%、4.78%和4.67%,同比分别下降0.09个、0.11个、0.04个和0.44个百分点。此外,2021年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增强,资产质量改善。截至2021年末,全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提升0.4个百分点,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3个、0.04个和0.32个百分点。


  报告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国各地区将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为引领,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明确,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