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该结束了 - 卡神记

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该结束了

  最近银行业最吸引眼球的“破事儿”莫过于河南4家村镇银行拒绝兑付通过互联网平台拉过来的“存款”。这件事从发生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了,从最开始的“存款”拒绝兑付,到后来全国各地赶过去维权的储户被赋“红码”,再到前两天某家涉事的村镇银行交易通道突然临时放开,故事发展跌宕起伏。

  从事情曝光开始到现在,前后有好几个球友希望谈一下这件事,有的问我对银行业的影响,有的问我这些储户的“存款”能否找回来。我虽然也零七碎八地说过只言片语。但是,总体上我是不愿意过多关注这一事件的。毕竟,涉事的几家村镇银行并未上市,对股市影响有限。而且熟悉我的粉丝早就知道我对中小银行的态度了,我除了宁波银行以外基本不看城商行和农商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非常不看好中小银行,因为这些银行的报表可信度非常低。


  事情发生之初我曾经说过这些所谓的“存款”大概率不能保本追回。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从文章开头一直在“存款”两边用双引号。因为,在问题发生的最初我就不认可这些所谓“存款”是真正的存款。根据现在披露的信息看,证实了我的猜测这些钱根本没有流进银行的存款账户中,而是进了大股东的非法集资账户中。


  既然不是存款,当然不受存款保险的保护。所谓50万以下保本的说法对于这些受害者是不存在的。至于,谁应该负责,这个链条上的村镇银行高管,和中间转账代理行的相关人员都是有责任的。但是,银行是否要负责任,负多大责任估计还要看法院怎么判。如果银行承担主责那么银行被接管是必然的,这种结局地方政府肯定不愿意接受。如果是涉案个人承担主要责任,那么受害者的资金大概率打水漂了。


  今天谈这个事情主要不是谈事情本身,而是借题发挥谈一下我国银行业目前的不正常的生态环境——劣币驱逐良币。


  关于这个话题我在2020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奥迪开成奥拓的样子——是时候清理银行赛道了》。在文章末尾我曾经这样写道:


  “银行业是条好赛道,但是无奈上面的车太多了,奥迪和奥拓都只能开10迈。不管通过何种手段只要能清理掉赛道上80%的车辆,剩下的车都能开得舒服。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行业龙头将会享受到更多龙头溢价。”


  但这只是我美好的愿望,现实的情况是中国银行业最近二十年一直是劣币驱逐良币。在中国银行业目前资质评级最高的是国有五大行+招商银行,它们在海外的评级目前是A+~A-。但是过去几十年国有四大行的总资产比例从占商业银行的绝对霸主地位一路下滑到目前占比只有40%。资产质量和效率最差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资产占比却是节节攀升。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银行业本身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行业,过多的行政干预,政府在其中的逆向淘汰作用,不仅没有优化银行业的效率反而是适得其反。


  前几天曾经有一个粉丝问我,如果中国银行业像钢铁行业那样来一次全国性的去产能,让这些中小银行破产,剩下的大银行是否就能够过得舒服些?我回答他,现在中国很难出现他期望的中小银行破产去产能。因为,地方政府不允许。


  地方性中小银行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我只能说是千丝万缕。举个例子,某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旧城搬迁。没钱怎么办?成立个城投公司,政府提供隐形担保,向当地城商行贷款。城商行帮政府解决了困难,政府投桃报李,养老金,医保,惠民补贴各种民生金融服务强制绑定地方银行,地方国企的优质贷款优先让给地方银行,城商行资本金不足了就各种注资,不良各种兜底。最终换来的是地方中小银行一面规模一路狂奔,另一面是大量僵尸贷只能依靠借新还旧苟延残喘。


  最近几年经济降速,城商行农商行在经济高速扩张期掩盖的问题开始批量暴露。前有包商银行锦州银行被托管,现在又是网上“存款”无法兑付。金融监管机构对于中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很清楚,但是这种问题不能通过激进的方式解决,否则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的连锁效应。只能通过地方政府主导的大鱼吃小鱼来逐步提高银行业的集约度。但是,很显然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供给侧改革效果一定比大家期望的慢很多。

 

.